电影《1917》,故事的剧情很简单:在1917年的春天,一战英德战争的法国战场上,两名英国的小兵被军官挑选去传递一项情报——情报的内容是停止发动下一场进攻,而这关乎到1600人的性命。这个剧情的戏剧点在于,这项传递情报的任务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没有尽头的战壕、德军的无人区、两个年仅16岁的小兵和不足24小时的时间。

《1917》,观众通过这部电影,能感受到的情感共鸣是“沉浸式”的

大多数人在看到这样的剧情时,肯定已经预先在心里勾勒出了电影的大致框架:残酷的战争、复杂的人性、年轻却英勇无畏的小兵,辅以好莱坞擅长的CG特效——硝烟四起、战火纷飞。坐在影院里的观众很难不和影片中的角色共情。而《1917》作为一部战争电影,其最独特也最出彩的点就在于,观众通过这部电影能感受到的情感共鸣是“沉浸式”而非“旁观式”的。

《1917》,观众通过这部电影,能感受到的情感共鸣是“沉浸式”的

当我们谈论那些已逐渐远离自己生活的历史事件——诸如革命、战争时,常常会将自己的思维局限在宏观视角内,而忽略微观层面的种种记忆。就比如说,也许熟读历史的年轻人很多都知道抗日战争期间中国付出了四千余万条鲜活的生命,却很少有人会去真正了解一位在战场中失去儿子的母亲,与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相比,她的伤痛实在是太渺小了,但却也是真实存在的。

《1917》,观众通过这部电影,能感受到的情感共鸣是“沉浸式”的

而战争电影的存在则往往会让我们或多或少的关注到这些微观层面的故事:从《战马》中小男孩与幼驹难舍难分的真情,到《安妮日记》中成长少女心灵世界的内心独白。无论这些故事是改编自真实事件或是纯粹杜撰的,随着影片剧情每一分的推动,我们都能离电影背后的人与世界更近一分。